BML-VR行至第四年,虚拟偶像需要怎样的生态支撑?
撰文EW 媒体| 夏清逸 (ACGN|粉丝经济)
支持EW 研究| 俞成晨(日本市场|虚拟偶像|游戏组)
审阅岳鸿
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导读
大量线下演出取消的2020年,虚拟偶像的粉丝们反而在年底12月迎来了一场狂欢。近日,B站举行了一年一度,以虚拟偶像为主角的BML-VR专场演唱会。
虚拟偶像在今年的热度无需赘述。S10电竞比赛KDA虚拟偶像乐团空降上海,时尚界亦争相打造虚拟网红。
蓬勃发展起来的还有虚拟主播。由中之人与虚拟内容和技术结合的本土vTuber与VUP,也在过去两年里获得了稳定的粉丝群体。蔡明担任中之人的VUP菜菜子频上热搜,正是虚拟主播破圈传播的佐证。
从行业角度看,虚拟偶像延伸的产业正成为内容与文娱产业的重要市场,引起多家平台与大公司的重视。
人人争相入局,从早期二次元动画、游戏和技术公司,拓展到社交、直播、电商等平台和偶像经纪、广告营销、MCN等多类机构。
但相对的,行业早期问题并未被完整解决。其中显著的问题包括——虚拟内容的可持续性生产和破圈,以及能否赚钱的商业化质疑。
年末的BML-VR反而变成了观察虚拟偶像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BML-VR2020:B站虚拟主播的一次线下线上大考
事实上,今年已是BML-VR举办的第四年。作为中国最早的虚拟偶像线下演出平台,BML-VR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市场与核心用户喜好度的风向标,也验证了这个舞台对国内外虚拟偶像产业的吸附力。
作为本土虚拟主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的B站,其第一届BML- VR是以vocaloid为代表的虚拟歌姬专场,到此后逐步涵盖中日vTuber、VUP和各类虚拟偶像团体。
2019年被视为本土虚拟主播元年。而BML-VR 2019首次引入vTuber这一全新虚拟偶像概念,邀请多名日本vTuber参加。同时,B站还首次让2233娘以虚拟偶像身份演出,并对VUP的雏形类概念进行了勾画,由B站知名唱见泠鸢yousa转生的虚拟偶像登台。
而到2020年,BML-VR的虚拟主播生态呈现出明显的新趋势。
首先,因受疫情影响日本技术团队出行受阻,“初音未来”、“洛天依”等底层技术由日本团队负责的虚拟歌姬无法出场,这让本届BML-VR的阵容“意外”地成为了vTuber和VUP专场。
虚拟主播VUP,是区别于VOCALOID这类以声音软件为核心,依托UGC孵化出的虚拟歌姬,伴随直播和实时动捕等技术发展而崛起的虚拟偶像。其受众、内容形式、消费方式等,和洛天依等虚拟歌姬存在一定差异,国内通常用V圈和V家,分别指代这两类虚拟偶像的粉丝群体,两者不完全重合。
不过,无论V圈还是V家,对二次元文化、虚拟内容的热爱和需求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B站仍然是新发展起来的V圈聚集的最主要的视频平台。
所以尽管今年BML- VR由于虚拟歌姬无法出场,让不少粉丝体感演出“缩水”。但从偶像数量和最后晚会人气来看,将组合拆成单人后,实际上共有30名角色,是历届最多。不少首次参BML-VR的虚拟主播也保持了较高的现场表演水准。整场晚会的人气峰值创下新高。
其次,虚拟主播的来源更加丰富,实现了个人势、团体势、企业势的全覆盖,由UP主转生的VUP概念在这一届BML-VR也被首次明确提出,成为演出嘉宾的重要来源之一。
2020年BML-VR的新阵容变化,创造了一个契机——即检验以破圈为重心,大量依托B站生态成长起来的虚拟主播,在用户、内容和商业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相比其他入局者,B站在虚拟偶像和虚拟主播生态上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近两年,B站通过投资布局虚拟主播内容端、技术端,并依托平台搭建出虚拟偶像及虚拟主播线上线下内容和演艺系统,形成相对完整产业链。
2019年,B站宣布与日本彩虹社共同合作VirtuaReal企划,将彩虹社的模式在中国做本土化的落地。此次BML-VR就有4名VirtuaRea的vTuber参加。B站与日本虚拟偶像公司在内容和资本层面建立了更深的联系,逐渐成为日本虚拟主播进入中国市场难以绕开的平台。
另一方面,UP主是B站发展虚拟主播的独特优势。
vTuber在日本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一部分有才艺或个性有趣,但因为性格或颜值因素而不愿意露脸的人,得以借助新技术和平台与用户互动。
B站此前就有大量UP主,一直以声音或二维头像出现在屏幕上。B站则在技术门槛降低,UP主需求释放之际,推出一系列扶持计划,有效实现了VUP的转化和落地运营。
典型代表如进击的冰糖。最初是普通的动画区UP主,主要进行FGO等游戏的直播与MMD的制作投稿,在2020年上半年转生成为直播势VUP,并加入超电VUP。而泠鸢yousa和Hanser则是B站知名唱见,曾翻唱各类V家、anisong和国服歌曲,如今则转生成歌势VUP。
种种布局,一方面让B站能够为VUP等虚拟主播打造IP、粉丝互动和沉淀提供更好的土壤,帮助虚拟艺人文化的集中输出,和形成更长的变现生命周期;另一方面,B站自身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由核心粉丝培育和市场教育,主动迈向完善生态,并接受市场对其商业价值探究的阶段。
B站的生态
全方位、多场景、持续性联结虚拟主播与受众
根据B站公布的数据,在同样举办线下专场的情况下,今年BML-VR的直播峰值达到1087万,远超去年的666万。同时,本届BML-VR也首次对日直播,在niconico的“非常满意”评价率达到95.1%,实现了本土虚拟主播向发源地日本市场的成功输出。
从行业因素看,BML-VR获得的良好反馈多少得益于虚拟主播的持续破圈。
过去一年,阿里优酷、TME等平台和乐华等偶像经纪公司纷纷涉足虚拟主播领域,加速了外界对虚拟主播认知度的提升,而B站推出蔡明担任中之人的“菜菜子”的出圈,进一步将虚拟主播推进主流视野。
而从B站内部运营来看,过去一年B站在直播和UP主经纪等维度搭建了更成熟的架构,帮助vTuber和VUP生产内容、转化和触及粉丝。
创造了今年BML-VR的直播峰值的绯赤艾莉欧,就是2020年借助B站生态异军突起,打破B站直播舰长记录的典型虚拟主播。
绯赤艾莉欧于2019年4月出道,今年10月21日,在B站进行近9小时的直播,直播间舰长人数从500多增长到3600多,取得了六个时段总榜第一,直播间营收超过90万,从此前的默默无闻,一跃达到B站最头部的主播人气。截止11月18日,舰长已经达到了8530人,是B站舰长最多的vTuber。
这一逆袭,被用户视为vTuber、粉丝、同人创作组和B站共同努力的“奇迹一夜”。
除了绯赤艾莉欧本身过硬的素质和对B站平台和中国市场的重视,在B站开展超长B限(vTuber在B站的限定直播)获得用户好感,也因为hololive退出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白,让大量V圈粉丝无所适从,而绯赤艾莉欧粉丝在NGA等论坛安利,并将用户引向了B站直播间。
而B站的作用除了此前针对hololive退出中国市场,开始加大力度推广新vTuber,主要体现在绯赤艾莉欧直播期间,及时配合资源支持,如连发布三条直播成绩动态为其拉新,吸引了大量非V圈的直播用户。并且后续用户留存上,也为绯赤艾莉欧提供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如此次BML-VR让团长登台演出,帮助延续其热度。
事实上,如果B站没有较为完整的内容生态、用户基数与虚拟偶像运营能力,也很难在这一未经事前策划的事件过程中,及时承接住这一波激增的流量,并让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这是因为,虚拟偶像作为角色化的内容,不同只停留在一个形象,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受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尽管如今虚拟主播面向的用户体量更庞大,但是其虚拟偶像的本质并未改变——用故事去打动受众,让受众感受到真实的自己。
B站的主站生态和在虚拟偶像产业链的一系列布局,使其成为一个适合虚拟主播向受众塑造自己的平台。
虚拟主播的优势在于其粉丝更高的互动数据和更长的变现生命周期,而B站能够为虚拟主播提供从直播到社区二创再到线上线下舞台的多个场景,让虚拟主播和粉丝进行长期持续的互动,讲述自己故事,建立较长的互动场景,这在本土还是较为稀缺的产业能力。
虚拟偶像商业化机遇与挑战背后,B站的探索与价值
虚拟主播进入中国这么多年,也已经到了市场会关注IP经营和商业化的时候。
本土技术实力的提升,让虚拟偶像产业的门槛降低。而B站、优酷等更多平台流量和资本入场,也在进一步撬动新的用户需求与应用场景。在这一趋势下,本土虚拟偶像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但要承接住这一红利,行业在内容塑造、IP经营和商业变现上的挑战也更为明显。
一方面,本土虚拟偶像目前大多缺少曝光机会,很多公司往往只是随着热点而行,较难长期完善自身的形象。另一方面,本土虚拟偶像虽然已经出现多种商业化模式,但还较为分散,没有出现规模效应。
这种情况下,B站作为较早涉足产业的先行者,也自然扮演了探索者角色和接受市场检验的职责。
B站搭建了包括直播内容、BML-VR在内的线上线下平台。最大的价值之一,正是帮助打开市场需求,并为行业提供一个可以长期经营,沉淀虚拟偶像资产的平台,从而为后续的商业化变现做铺垫。
天猫已经连续两年赞助BML,今年更是在BML-VR上化身虚拟主播,和VUP泠鸢yousa、hanser在舞台上共同表演节目,提供了品牌与虚拟偶像合作的示范。
不少内容公司与平台打造vTuber时,选择同时入驻B站,也是对其价值的认可。例如抖音孵化出的默默酱、乐华的A-soul等,都已入驻B站并产生了一些与B站文化结合的内容,例如vTbuer成为UP主并翻唱B站热门二次元歌曲等。
后续,随着产业底层技术的完善,市场关注的重心必然更加转移到商业逻辑的理顺与变现路径的跑通。而在逐渐拓宽的赛道上,B站的先发优势与生态积淀,产业吸附力与价值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放大。
✉联系我们
媒体相关联系:ewmedia@yingzaotimes.com
研究相关联系:ewresearch@yingzaotimes.com
简历投递联系:yzhr@yingzaotimes.com
✉建议/探讨